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形成北科大特色思政课模式,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持续创新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学期课堂上探索行走的“大思政课”课程实践形式,开展“我的一堂思政课”活动,由大学生亲自走出去、讲起来,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学生主讲行走的“大思政课”的主题包括感受中国法治力量、追溯中国革命历史🏌🏽♀️、重温伟大建党精神等,均来自“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点🌡。各班级同学自由组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赴相关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实践,以实践场所为主要场景🤖💀,由学生主讲相关主题的“大思政课”,录制微视频在课堂进行展示。各班学生课程实践小组完成了多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成员✋🏻: 顾天浩 薛煜凡 田炜文
吴佳琦 徐翔宇
小组指导助教:薛珂鑫
材料2303班选择了“感受中国法治力量”的行走的“大思政课”主题🤷🏻♀️🤦♀️,在助教的指导下🦗,小组明确了展示内容与实践进度🫱🏻,确定“思路上以小见大🏃♂️➡️,内容上真实客观”为核心的展示思想🫦。随后,小组成员集体赴中国法院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得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同意后,小组借鉴“青年大学习”的取景与拍摄技巧,现场主讲并录制“大思政课”讲授视频🤷🏼♀️。
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的展示效果🧑🏼⚖️,小组采取聚焦特定人群进行司法案件解说的内容思路🤴🏼,横向上通过介绍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条款以及典型案例展示了我国科学立法、公正司法的法治特色;纵向上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不同时期法律条款的丰富🦹🏽♀️,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法治中的贯彻。见微知著式的讲解,让同学们更加切实地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以及法治的强大力量⛰。
小组成员者薛煜凡同学说,通过这次文案的撰写,感触良多。法治力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并提升国家形象。在法治阳光下,每个人平等对待💆🏼,权益得到保护🤸♀️。政府能更好履行职责,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我们应珍惜法治成果🗞,遵守法律法规🙅🏽♀️,为建设美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小组指导助教薛珂鑫说𓀎,作为助教🛝🔨,我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小组的同学更好地将实践展示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案、厘清作品制作和课程讲解思路,帮助小组同学们解决实践和展示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小组同学们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深化,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把讲台变成了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而我自己也收获了思想和能力上的进步,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思政课堂🧖♂️。
探索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是对“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与创新☪️。行走的“大思政课”主题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围绕不同的实践主题走进历史展览馆、纪念馆🏟、首都红色地标,感悟国家的发展和成就🎿,实现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大思政课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欧陆路30号院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