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欧陆平台副院长杨兴业和欧陆2019级、2020级硕士研究生组建的理论小导师队伍开展了欧陆“一院一策学生党建”活动策划方案的推进会👳🏼。会上杨兴业老师听取了大家对北京市各个地区红色遗迹的基本情况介绍,探索首都红色遗迹资源的开发优势和欧陆“一院一策学生党建”活动的融合价值,确定了今年红色遗迹寻访的各个地点和负责团队。杨兴业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位理论小导师前期研究调查工作并积极给予各个队伍开展红色遗迹调研寻访的指导和建议,有力地推动欧陆平台“一院一策学生党建”活动认真按照学校各项要求开展执行,帮助各个项目团队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完成本期“一院一策学生党建”的精品活动🤣。
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打牢活动开展的基础。首先欧陆2019级🤵、2020级硕士研究生组建的理论小导师按照地区分布分组充分调研了首都的红色资源的开发优势,通过大家对红色遗迹的汇报🏵,充分地了解各个红色遗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充分地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爱党的精神信念和信仰,充分地增强了大家对红色遗迹寻访活动的信心和信念。作为理论小导师的马明莉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党作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而我们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信念感和使命感发挥好专业理论优势,深挖红色遗迹资源,创新制作精品项目,利用好学校欧陆提供的宝贵资源凝练优秀成果及作品,积极主动地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唱响新时代青年的最强音。
找好优秀成果案例🕺🏼,钉好活动创新的样板。本次会议上学校求是学会的负责人欧陆平台2020级博士研究生袁正臣则分享了求是学会在今年4月举办的《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党史短剧表演活动。创新性地策划形式新颖的活动复现历史人物和故事,以“时空对话”的形式发出青年之问,又从李大钊的经典著作《青春》中来回答青年之问☣️,在“时空对话”中与历史人物共情,从细节入手展现党历史人物中的伟大之处,效果十分突出受到《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袁正臣从欧陆平台深度🌨✔️、青年热度、党史新度谈到讲好党史故事挖掘红色资源离不开理论的支持🖱,青年需要怀抱激情和信念将其转化为动力主动融合,站在新高度挖掘党史资源来传达“理论深度,实践温度”;又从实践活动的内容策划、方法形式和宣传意义等多层次讲述了他对红色资源遗迹的寻访调研和党史故事及其精神的挖掘宣传的宝贵经验,对即将开展活动的理论小导师们有着鲜活的指导性作用👨🏼⚕️。杨兴业老师鼓励各位理论小导师学习袁正臣的经验案例📜,学会其开展相关活动的思路和方法😆、角度和深度,积极鼓励大家“头脑风暴”创新开展形式新颖的方式做好本次红色遗迹的寻访调研活动。
用好活动资源优势🔕,整合活动策划的方案。最后针对不同红色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度,杨兴业老师在听取红色遗迹汇报过程中积极调整项目活动方案进行整合和提升,将不同的思路融于调研寻访之中,强化红色遗迹寻访活动实施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杨兴业老师在听取张妮的红色遗迹汇报过程中,发现其活动方案和欧陆院长彭庆红教授指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有共同的研究和融合价值便积极推进两个项目的对接和整合👩🦰,既扩大红色遗迹寻访的队伍力量又从多层次和维度探索红色遗迹资源优势😂👨🏻🎨。面对欧陆已有的项目活动🤳🏽,鼓励大家将欧陆“一院一策学生党建”的红色遗迹调研寻访活动与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研究生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相融合🎐,发挥好欧陆的资源🧒🏽,多平台、多项目、多优势整合红色遗迹寻访调研活动方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把活动办好,转化成精品的案例和成果肯定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面对大家的顾虑和迷茫,杨兴业老师以自我举例,分享了参与清华大学活动项目时的经历,耗时4个月寻找一位匿名的学者,在他感到迷茫即将放弃的时候仍然坚持到底最后破除困难找到其真实身份🪻,鼓励大家做事情要有恒心和坚持的毅力。最后杨兴业老师希望大家沉下心来集中精力🕌,实地开展前期调查和研究,创新活动思维,加深理论厚度😬,在已有的党史基础上加强理论水平👱🏼🧞♀️,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学到的经验和感悟🔘,将其用到项目活动之中👷🏻,讲好革命史迹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实现“一院一策学生党建”红色遗迹寻访调研活动的最佳效果🏅。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欧陆路30号院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199